那些拼命給孩子請家教,上各種輔導班的家長需要明白,一個人的成功更多地與他求學的自我動力有關,而不光是他上了什么大學。實際上,美國500強榜上排名前10的公司CEO,有9位都是從普通院校起步的。
哈佛商學院的貝克圖書館
所有拼命請家教、包裝自己孩子單薄簡歷的家長們請注意了:淡定。進名牌大學并不能保證你的子女將獲得領導力、成功人生或滾滾財源。您對把孩子送進常青藤之類名校的執(zhí)迷純屬誤入歧途,而且對孩子前景的希望有可能要落空,這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弗蘭克·布魯尼的研究結論。
在其新著《好學校并非成才捷徑:給名校熱降溫》一書中,布魯尼向大家展示了美國頂尖領導人的學歷,開篇就是財富美國500強企業(yè)首席執(zhí)行官的情況。前十大首席執(zhí)行官并非哈佛或耶魯?shù)漠厴I(yè)生,而是分別來自阿肯色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內布拉斯加大學、奧本大學、德克薩斯A&M大學、通用汽車學院(現(xiàn)在的凱特琳大學)、堪薩斯大學及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分校。只有通用電氣的杰弗里·伊梅爾特擁有常青藤名校的學歷——達特茅斯大學。
布魯尼隨后又談到了白宮的歷任主人,他們的名字通常都跟常青藤盟校聯(lián)系在一起,尤其是耶魯大學。不過,他提醒大家,奧巴馬在就讀哥倫比亞大學之前,上的是洛杉磯的西方學院,而吉米·卡特在入讀美國海軍學院前,分別就讀于喬治亞西南學院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羅納德·里根上的是伊利諾伊州尤里卡學院;理查德·尼克松是在加州惠特學院拿的學士學位;林登·貝恩斯·約翰遜上的是德州西南師范學院。當然,所有這些聽起來都很久遠。
但今天,美國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參議員擁有常青藤本科學位,只有四分之一的州長本科就讀于名校。而類似的比例也同樣適用于那些左右輿論的大腕們,無論是政治家還是布魯尼在《紐約時報》的同事(布魯尼本人也畢業(yè)于北卡羅來納大學,他此前還出過兩本暢銷書)。
的確,不少本科就讀于普通學院的領導者后來都考入著名的法學院、商學院、醫(yī)學院等深造。但關鍵在于,他們是在20歲出頭時自覺發(fā)奮走上這一條路的——而不是在十幾歲時,迫于父母和同學的壓力才這么做。
布魯尼提醒大家,過于關注孩子14歲到17歲這個年齡段實在荒唐。他說:“高中最后那幾年只是人生的一小段,之后的人生道路還長著呢?!?/span>
而且從很多方面看,大型公立學校可能更有助于培養(yǎng)遠大抱負,因為這種品質更偏愛自立自強的人。我在哈佛任教時曾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對那里的學生而言,各種難以置信的機會唾手可得,比如為尼加拉瓜的窮人建造房屋、到白宮去實習。這些學生確實天資聰穎、有上進心,應該得到這些機會。但盡管我正在上大型公立大學的兒子在尋找類似機會方面必須竭盡全力,但他做的毫不遜色,他高中時曾當過志愿消防隊員、SAT成績接近滿分。
布魯尼認為,對多數(shù)申請名校的人來說,“名??駸岚Y”很可能只是浪費時間,最后只會讓人心碎。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或頂尖運動員(最好是某個冷門項目);如果作為父母,你現(xiàn)在或將來都沒有財力給學校捐一大筆錢,你既不是名人也不是本校教職人員——這些因素在“招生特別加分項”中共占約55%,那么,你的子女被錄取的幾率微乎其微。
長期以來,《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大學排行榜被人奉若神明,布魯尼責備它對名校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他看來,這些排名主要是基于一些極容易受操控的評價標準,比如錄取率(斯坦福大學最新的錄取率僅有5.1%),更偏愛那些聲譽日衰的有錢院校。他在書中寫道:這個排行榜“披著莊重的灰色權威外衣,其實不過是騙子精心編織的外套,”它利用的是人們的不安全感。
布魯尼還深入挖掘了一些非名校的公立大學的亮點。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通常被人貶為是一所“吃喝玩樂大學”,但實際上在招聘方口碑頗高,不少私營公司在招聘初級職員時都會優(yōu)先考慮該校學生。
去年,“蓋洛普-普渡指數(shù)”調研了三萬名畢業(yè)生的職業(yè)生涯后得出結論:成功更多地與你上大學的動力有關,而不光是你上了什么大學。
在布魯尼的結論與此異曲同工——在他的書中,這一點在星巴克首席執(zhí)行官霍華德·舒爾茨身上獲得了充分印證。舒爾茨本人1975年畢業(yè)于北密歇根大學,那時他是寢室里唯一的猶太人。作為土生土長的紐約客,舒爾茨眼中的成功秘訣是:“努力保持好奇心。使自己不要止步于熟悉的環(huán)境。我大學畢業(yè)時,既有自信,也有自知之明,這些都是一所東海岸院校無法帶給我的收獲,如果那樣的話,我只能長成自己從小就熟識的那個圈子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