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來幾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統(tǒng)計測算,中國在2011~2013 年消耗了66.51 億噸水泥,竟超過美國在整個20世紀里44.05 億噸的水泥消費總量。美國曾在20世紀大興土木,但中國在工程建設方面的鋪張更加令人咋舌。中國如何用掉那么多水泥?中國為何要用掉那么多水泥?這又會造成怎樣的環(huán)境、經濟和社會后果?
本書希望探尋此類問題的答案。首先要分析這些基本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歷史背景,然后看看是否能搭建起一般框架來解釋所發(fā)生的一切。
中國經濟在2008 年出現(xiàn)了嚴重的危機。中國的出口貿易遭受重創(chuàng)。由于美國的消費者需求急劇萎縮(美國是中國商品的最大出口市場),導致數量龐大(估計有3 000 萬)的中國工人失業(yè),而美國消費者不愿花錢的原因則是次貸危機導致數百萬美國家庭失去或可能失去其居住的房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消費者顯然無心在購物中心大肆采購。而2001~2007 年的美國房地產繁榮和泡沫又是發(fā)生在2001 年網絡泡沫破滅的基礎上。由于時任美聯(lián)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推行低利率政策,從股市撤出的資金大多投向了房地產市場,但最終美國房地產泡沫在2007 年破滅。這就是資本所導致的危機的傳導效應。2008 年,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以及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和佐治亞州)的房地產危機導致了2009 年年初中國數千萬制造業(yè)工人的下崗。
中國政府深知必須要為這些失業(yè)工人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崗位,否則就有引發(fā)社會動蕩的危險。到2009 年年底時,一項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開展的聯(lián)合調研表明,這場危機在中國造成了大約300 萬人失業(yè)(而在美國造成的失業(yè)人數則是700 萬)。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在當年創(chuàng)造了2 700 萬個就業(yè)崗位,這堪稱歷史罕見的就業(yè)擴張奇跡。
那么中國做了什么?中國又是怎么做的?中國政府推出了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中有些是連接發(fā)達東部沿海地區(qū)和西部落后省份的交通項目,有些則加強了北部工業(yè)地區(qū)和南方消費市場的連通,因為中國還存在生產地和消費地不匹配的現(xiàn)象。同時中國還大力推進城鎮(zhèn)化改革,大量的新城、新區(qū)連片而起,老舊城區(qū)改造如火如荼。
這種應對經濟危機之策并非中國的創(chuàng)舉。1848 年經濟危機和革命暴動之后,巴黎一片蕭瑟,拿破侖三世在1852 年把建筑規(guī)劃大師喬治– 歐仁·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請到巴黎,推動巴黎重建計劃并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就業(yè)崗位。美國在1945 年之后也采取了類似的政策,將剩余工業(yè)產能和大量剩余資本都投入到全國各主要城市的郊區(qū)和城區(qū)建設上[主要是遵循羅伯特·摩西(Robert Moses)的規(guī)劃理念]。與此同時,美國還在這一階段修建了州際高速公路網,帶動美國南部和西部的經濟發(fā)展融入整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在這兩個案例中,法美兩國的建設都是為了實現(xiàn)相對的充分就業(yè),讓剩余資本和剩余勞動力有充分發(fā)揮的空間,由此保證社會安定。中國在2008 年之后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但從中國的水泥消費數據上看,中國的經濟建設完全實現(xiàn)了規(guī)模的飛躍。這樣的規(guī)模飛躍在以前也有過:羅伯特·摩西規(guī)劃的城區(qū)面積遠遠超過只負責巴黎一城的奧斯曼所做的規(guī)劃。在2008 年之后,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至少有1/4 來自房地產建設,如果再算上其他的基礎設施(例如高鐵、高速公路、水利工程、機場以及集裝箱碼頭等),那么固定資產投資就占了中國GDP的一半左右,并貢獻了幾乎所有的增長(中國經濟增速在不久之前還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這就是中國能迅速擺脫經濟危機狀態(tài)的原因,也是中國的水泥消費創(chuàng)下令人震驚的天量的原因。
中國的經濟刺激措施產生的連鎖反應是極為巨大的。在2008 年之后,中國消費了全球60%的銅,同時還消耗了全球產量半數以上的鐵礦石和水泥。中國對原材料的龐大需求意味著所有依靠售賣礦產、石油、農產品(木材、大豆、皮毛和棉花)等產品的資源型國家都能迅速擺脫2007~2008 年的經濟窘境,并迅速實現(xiàn)經濟增長反彈(這些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智利、巴西、阿根廷、厄瓜多爾……)。向中國出口大量高端機械設備的德國的經濟復蘇也頗為強勁(與法國相比更為明顯)。危機解決的傳導速度之快絲毫不遜色于危機蔓延的速度。全球各地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況加劇,但毫無疑問,2008 年之后,中國在挽救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方面居功至偉,正是中國的大規(guī)模城鎮(zhèn)化和固定資產投資拯救了世界經濟。
那么中國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答案很簡單:債務融資。中國政府要求銀行機構發(fā)放大量貸款而暫時不計貸款風險,同時要求各地方政府充分發(fā)掘發(fā)展?jié)摿Υ蟾汩_發(fā),而銀行對消費者和投資客的住房信貸需求大開綠燈,無論買房自用還是投資都可獲得貸款。為此中國債務開始急劇膨脹。自2008 年以來,中國債務總量已將近翻番。中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在全球也屬高位。但與希臘不同,中國的債務大部分是以人民幣計價的本幣債務,而不是美元債或歐元債。中國央行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完全覆蓋外債,如有需要,中國央行也可隨時開機印鈔。中國似乎接受了美國前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雖然有些令人意外)的觀點,逆差和負債并不重要。但到2014 年時,中國大部分城市都陷入債臺高筑的境地,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也不斷接力,把銀行信貸資金引向毫無回報的投資項目,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則成為投機涌動的賭場。從2012 年開始,房價下跌和建設項目過度積累資金的風險開始出現(xiàn),在2015 年風險達到頂點。簡而言之,不出所料,中國出現(xiàn)了建設投資過剩問題(奧斯曼在1867 年的巴黎以及羅伯特·摩西在20 世紀60 年代末和1975 年紐約財政危機之間碰到的狀況)。讓GDP中的一半都依賴于投資回報遞減的固定資產項目顯然不是好的選擇。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開始出現(xiàn)嚴重的后遺癥。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出現(xiàn)暴跌,巴西、智利、厄瓜多爾和澳大利亞等資源型國家的經濟開始急轉直下。
那么,面對大量資金在建設項目中的過度積累以及負債程度急劇惡化的問題,中國打算怎么做呢?中國所給出的答案令人震驚,其驚人程度絲毫不亞于中國的水泥消費數據。首先,中國打算建設能容納1.3 億人口(相當于英法兩國人口的總和)的城市群。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帶將以高速交通和通信設施為紐帶(馬克思所言的“以時間消滅空間”),在總面積與肯塔基州相似的區(qū)域內繼續(xù)以債務融資方式開展大規(guī)模投資,由此吸引未來的資金和勞動力集中于此。京津冀建設究竟要耗費多少水泥尚無估算,但肯定是個天文數字。
放眼世界,中國并不是唯一在開展大規(guī)模建設的國家。全球各地均可看到規(guī)模稍小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近期海灣國家的迅速城鎮(zhèn)化就是典型的例子。土耳其計劃將伊斯坦布爾的人口數量擴大到4 500萬(目前大約是1 800 萬),現(xiàn)在已開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北端開展龐大的城鎮(zhèn)化建設項目。一個新機場以及一座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大橋已開工建設。但與中國不同,土耳其無法大量舉借本幣債務,國際債券市場對土耳其經濟的風險也有所擔憂。這個項目目前還存在停工的風險。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幾乎都出現(xiàn)了房地產建設熱潮以及房屋售價和租金上漲的情況。紐約更是如此。西班牙的房地產市場也曾紅火一時,但2008 年一切戛然而止。只有當房地產市場崩盤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投資建設規(guī)劃是多么愚蠢和浪費。例如,西班牙在馬德里南部的雷阿爾城修了一個新機場,投資額超過10 億歐元,但根本沒有飛機去那個機場,機場投資運營公司也宣布破產,該公司在2015 年破產拍賣時獲得的競價是1 萬歐元。
對于中國來說,搞好城市建設還遠遠不夠。中國也希望能將自己的剩余資本和勞動力輸出國外。現(xiàn)在中國正試圖重振在歷史上通過中亞連接中歐的“絲綢之路”。《金融時報》記者查爾斯·克洛弗(Charles Clover)和韓碧如(Lucy Hornby)曾報道稱(2015 年10 月12 日):“重振這條古老商道已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標志性外交行動?!卑粗袊蔫F路網規(guī)劃,從中國東部沿海開始的鐵路將經內蒙古和蒙古國以及中亞抵達德黑蘭和伊斯坦布爾,隨后繼續(xù)深入歐洲,同時也有支線通往莫斯科?,F(xiàn)在已有列車將貨物從中國運至歐洲,鐵路運輸只需4 天,而海運往往要一周。絲綢之路沿途運輸成本的下降以及運輸速度的提升,將使現(xiàn)在地廣人稀的中亞地帶涌現(xiàn)一批繁華都市,而且這一現(xiàn)象已經開始出現(xiàn)。在分析中國推行絲綢之路計劃的動機時,兩位記者認為,中國迫切需要輸出其過剩的資本以及鋼鐵、水泥等產品。中國在過去30 年吸收并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剩余資本,現(xiàn)在中國迫切需要為其剩余資本問題找到“空間解決”辦法(詳見本書第二章)。
此外,中國對其他的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也表示出興趣。2000 年,“南美洲基礎設施一體化倡議”(IIRSA)問世,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是要加強南美洲12 個國家互聯(lián)互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推動資本和商品流動。橫跨南美的基礎設施可串聯(lián)其10 個增長極,其中最宏大的規(guī)劃就是連接南美西海岸(秘魯和厄瓜多爾)和東海岸(巴西)。但拉美國家缺乏資金。這時中國出現(xiàn)了,中國特別希望能減少中巴貿易之間的海上運輸時間。2012 年,中國與秘魯簽訂協(xié)議,開始修建跨越安第斯山脈通往巴西的鐵路。中國同時也對橫穿尼加拉瓜的運河項目充滿興趣,認為其重要性不亞于巴拿馬運河。在非洲,中國正努力打造東非地區(qū)的交通網(依靠中國自己的勞動力和資金),同時也計劃修建橫跨非洲大陸的鐵路。
復述以上案例就是想要說明,迅速積累的過剩資本在全球各地尋找如何深入的出路并不斷改變著世界地理面貌,有時甚至是在破壞地理面貌。這一切為何而發(fā)生?答案很簡單:資本積累再生產的要求。這一答案為對這些進程開展社會、政治和環(huán)境后果分析提供了批判性視角,同時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究竟是否應該繼續(xù)這樣的路徑,還是應該從根本上遏制甚至消除無限度資金積累的動機。這是串聯(lián)起本書各章的主旨,盡管各章標題看似毫無關聯(lián)。
顯然, 人類對世界自然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性破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每天人們都在親眼看到、在報刊中讀到、在新聞中聽到這些破壞:底特律之類的城市從興盛走向衰敗,其他一些城市則在興起;地球表面的冰層正在融化,原始森林的覆蓋面積在縮小。但要想了解這一切,還需要掌握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次知識,這就要求創(chuàng)設新的框架來理解事物如何發(fā)生以及為何發(fā)生,并對既有知識結構進行革新。例如,經濟學家常常在其理論中假設地理條件是固定的,地理就是經濟因素發(fā)揮作用的永恒物理場所。確實,從表面上看,還有什么能比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更加亙古長存?有什么能比世界各大洲的形狀更加地老天荒?又還能有什么像地球上各氣候帶那樣涇渭分明?近期,《貧窮的終結:我們時代的經濟可能》的作者杰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以及《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都在其暢銷書中表示,地理是固定的,而不變的物理環(huán)境決定了各國命運。薩克斯指出,造成各國財富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距離赤道的遠近以及獲得可灌溉用水的難易程度。而另一本暢銷書《國家為什么會失?。簷嗔?、繁榮和貧困的起源》的兩位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A. 羅賓遜(James A Robinson)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國家興亡跟地理條件無關,關鍵是在歷史和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制度框架。按照一方觀點,歐洲之所以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誕生地并發(fā)展成富庶地區(qū),是因為歐洲獨特的降水分布、復雜海岸線以及多樣物種;而中國之所以落后,是因為中國海岸線較為平整而難以發(fā)展航海,此外中國水利建設自然要求有中央集權和官僚式管理方式,這種方式天生厭惡自由市場和個人行動。但按照另一方的觀點,歐洲出現(xiàn)強調私有產權以及國家權力制衡的制度創(chuàng)新或屬偶然,隨后造成了歐洲崛起,歐洲接下來對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例如中國和印度)采取了掠奪式的帝國主義方法,長期抑制了這些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而歐洲對美洲和澳洲等人口稀少地區(qū)則采取了開放式的殖民主義方法,由此催生并推動了那些地區(qū)自由市場經濟的增長。許多言之有理的歷史敘述其實都圍繞著相似的議題:阿諾德·湯因比的巨著《歷史研究》指出,環(huán)境挑戰(zhàn)和人類應對構成歷史轉型的基石,而在賈雷德·戴蒙德行銷全球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中則強調了“環(huán)境決定論”。
本書所收集的論文的觀點與上述理論都不相同,因為上述兩派觀點其實都是錯誤的。其錯誤并不在于細節(jié),盡管許多細節(jié)也經不起推敲(例如中國海岸線與歐洲相比是否平整完全要看所使用的地圖的比例尺),而是因為其對地理的根本定義是錯誤的:兩派觀點都以笛卡兒式的僵化方法將自然與文化人為割裂,但在現(xiàn)實世界的土地和街巷中卻不可能找到自然與文化的分界點。這種形而上學的割裂法就是重大的錯誤。地理學是自然與文化的統(tǒng)一,而不是通常所錯誤呈現(xiàn)的某些無意識的自然交互與反饋。這種割裂自然屬性和人文屬性的錯誤看法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各種政治和社會災難。
正如中國近些年的發(fā)展經歷所表明的,世界地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例如,運輸時間和成本的變化就重塑了全球經濟的相對空間。如果沒有出現(xiàn)改變世界經濟時空分布的現(xiàn)代運輸技術以及軍事優(yōu)勢(尤其是鐵路和蒸汽船的發(fā)明),18 世紀之后東方財富向西方集中的大勢就不會發(fā)生。真正重要的是相對空間,而不是絕對空間。古代漢尼拔將軍難以讓其戰(zhàn)象翻越高聳的阿爾卑斯山,現(xiàn)代的辛普朗隧道卻讓歐洲大部與意大利北部的人流、物流暢行無阻。
通過本書的這些論文,我試圖找到一個框架來理解塑造和重塑地理環(huán)境的過程,以及該過程對人類生活和地球環(huán)境的影響。在此要強調是“框架”而不是具體嚴謹的理論,因為地理總是在不斷變化,不僅是因為人類始終在積極改造環(huán)境并使之服務于生產方式(例如資本主義)的再生產,而且世界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會在其他動因下發(fā)生同步轉變。其中某些變化是人類行為造成的無意后果,例如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空氣和水污染、海洋垃圾和海洋漁業(yè)資源枯竭,以及珍稀物種滅絕等。新的病原體和病毒(艾滋病毒、埃博拉以及西尼羅)開始出現(xiàn),某些傳統(tǒng)病原體(例如天花)被基本消滅,但也有像瘧疾這樣的病原體在人類的反復清剿之下依然存在。人類生存的自然世界自身也處在不斷運動中,地殼板塊運動造成了火山巖漿大量噴發(fā),引發(fā)地震和海嘯;太陽黑子也從太空影響地球的生態(tài)。
地理環(huán)境會以各種方式和原因發(fā)生變遷。奧斯曼所設計的巴黎大道最初是想要加強對動輒發(fā)動革命的城市人口的軍事和社會管控,正如土耳其在安納托利亞東南部修筑的一系列水壩,這些水壩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淹沒庫爾德人聚居區(qū)的良田,同時也構成土耳其東南犬牙交錯的防線,由此來打擊追求庫爾德獨立的游擊隊活動。修建這些大道和水壩當然也吸收了剩余資本和勞動,但這完全不是初衷。文化認知和習俗觀點也會越來越多地融入景觀風貌,最后景觀成了代表著身份認同與集體記憶的重要符號(例如法國的圣心堂或勃朗峰)。同樣是丘陵,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qū)的山頂小鎮(zhèn)和峽谷常被認為是圣潔之地,而朝鮮光禿禿的丘陵則被視為不可觸碰的禁區(qū)。要想將這些千差萬別的文化識別歸結到一個統(tǒng)一理論中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這并不表明地理學的形成會超出人類的理解范疇。這就是我為何要強調“框架”,由此來理解新地理學的形成,城鎮(zhèn)化和地區(qū)發(fā)展失衡(為何有些地方能繁榮,而有些地方會衰退)的態(tài)勢,對全世界人類造成的經濟、政治、社會和環(huán)境影響,以及全球社區(qū)、城鎮(zhèn)和區(qū)域網格之中的日常生活。
要創(chuàng)造這樣的框架,就必須運用基于動態(tài)過程的哲學探索和辯證法,必須揚棄傳統(tǒng)的笛卡兒式割裂法(例如將自然與文化割裂),轉而采取整體視角研究歷史和地理交互“創(chuàng)造性破壞”的過程。這乍看上去難以掌握,但若能將事件與過程放置在整體框架中,必然有助于去探索未知領域和前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領地。當然,即使有了這樣的框架,也難以保證求索之路不會遭遇暗礁或流沙,或許行至中途發(fā)現(xiàn)接下來無路可走,或許只能半途而廢。相信不少研究中東現(xiàn)代關系的學者對此會有共鳴。
這樣的認知地圖提供了思考的切入點或抓手,由此可理解事物發(fā)生的緣由,甚至得以找到走出目前困境的路徑。這自然是大膽的設想。然而在當前的艱難時世,必須要有相應的膽略與勇氣才可闖出新路。在此過程中,跌倒與錯誤自然難免。因而,學習就意味著要延展和深化頭腦中的認知地圖。這些地圖從未完整并始終變化,且變化速度還在不斷加快。40 多年的研究思考以及討論切磋令我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地圖,但我深知這些地圖依然不完整。然而或許這為批判性理解人類所生活和依賴的復雜地理提供了基礎。
由此也提出了問題,人類未來世界將以何種方式存在?我們是否希望生活在人口規(guī)模超過1.3 億的超級城市?到處大興土木以避免資金危機的方式是否合理?竊以為,中國這種城鎮(zhèn)化的方式并不可取,無論是出于社會、環(huán)境、美學、人文還是政治角度。在這種吞噬一切的發(fā)展面前,要想保持個人或集體的價值、尊嚴和意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反而會由此造成人性與環(huán)境之間最深層次的疏離。我無法想象,會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接受、推動并規(guī)劃這樣的發(fā)展,但顯然這世上還有不少對未來充滿想象力的人士在為烏托邦式的城市建設煽風點火,還有不少嚴肅的媒體記者對這樣的發(fā)展表示信服或驚嘆而不惜筆墨去報道,當然還有那些掌握著剩余資本的金融掮客隨時準備投入巨資來實現(xiàn)其宏偉藍圖。
正如我在《資本社會的17 個矛盾》一書中所總結的,在當前時代,我們必須要認真考慮用批判性的反資本主義視角來審視變化中的世界地理,這不僅是合乎邏輯的必要反思,更是捍衛(wèi)人類未來的必需之舉。如果在當今主導世界的政治經濟體系下,資本的維持和再生產必須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到處開展鋼筋混凝土建設,那么至少現(xiàn)在是到了追問根本問題的時刻:是否應放棄制造這些過剩資本的體系?要么放棄現(xiàn)行資本主義體系,要么現(xiàn)代資本主義體系的衛(wèi)道士能給出證明,資本再生產可以通過不那么暴力和破壞性的方式實現(xiàn)。我將翹首期盼早日看到這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