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三: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盡?!?/span>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span>
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今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fā)之事父便是孝,發(fā)之事君便是忠,發(fā)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span>
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于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情清定省之類,有許多節(jié)目,不亦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講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去人欲、存天理上講求。就如講求冬溫,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間雜;講求夏清,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間雜,只是講求得此心。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孝誠的心發(fā)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后有這條件發(fā)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后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后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毷怯袀€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
管理借鑒:心即理,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要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成為對父母孝順、對國家忠誠,對朋友講誠信,對群眾與員工們仁義的人。企業(yè)中的人都是有私心與私欲的。自私自利與欲望貪婪,使每一個從不知道滿足,不知足,就不會快樂。我們可以觀察那些經常抱怨連天,牢騷怪話滿腹的人,他們就是因為個人私欲膨脹,個人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在那里通過抱怨,來發(fā)泄這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情緒。王陽明提出人的思想與觀念要去人欲。去掉個人自私自利的欲望,做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做一個以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公眾利益、他人利益至上的人,以自己善良與完美的言行去符合真、善、美的天理。這里的天理是指真、善、美的自然規(guī)律與社會規(guī)律。企業(yè)的管理者與領導者要去人欲,存天理。要去掉私心與私利,要存養(yǎng)為企業(yè)服務與員工服務的天理。如果在去人欲,存天理上只是講口里的,沒有實際行動,這不是真心真意的表現。如果只是搞個表演秀,哄騙公眾,虛假虛偽,也不是真心真意的表現。心到的人就會孝敬父母,忠誠國家,真誠待友,仁義治下,他們的表現是內心的真誠流露,是不摻虛情假意的。按照內心的指示去做符合倫理道德的事情,就會摒棄人欲,存養(yǎng)天理。天理得到昭彰,人性得到溫暖,這個世間就會是美好與和諧的。正因為是真心真意地做事,所以才會發(fā)自內心地孝敬父母,發(fā)自內心地忠誠國家,發(fā)自內心地真誠待友,發(fā)自內心地管理下屬與群眾。企業(yè)的管理者與領導者只要真心真意搞好企業(yè),才會發(fā)自內心地勤勉,發(fā)自內心地關心愛護員工,發(fā)自內心地做出好產品,發(fā)自內心友好地對待消費者。人的具體言行都離不開內心。具體行為反映內心世界。想什么就會說什么,做什么。所以,只要觀察一個人的細微的言行舉止,就能發(fā)現他的內心世界。內心世界和氣,就會在接人待物上表現對他人友好、熱情。內心世界愛人,就會摒棄人個欲望,從而存養(yǎng)天理,做出一些道德品質高尚的事情出來。